周国平:语文教育的使命,就是培养文化上有根的人丨头条
周国平的文章常被选入语文课本和试卷,面对条分缕析的教参解读、踩点给分的参考答案,这位作家本人是如何看待的?分享一篇周国平的演讲,其中对于语文教学使命与现实问题的解读,值得教育人深思。
我想谈的主题是语文教育和中学生阅读。为什么把语文教育作为一个重点呢?
我去年出了一本书叫《对标准答案说不:试卷中的周国平》,起因是这本书的编辑收集了55篇语文测试的卷子,卷子里的阅读理解都是选的我的文章。对于每篇卷子,都有参考答案,我看了以后写了点评。
我很有感慨,首先我觉得语文老师对我太厚爱了,把我的文章作为语文测试阅读理解的考题来做。
所以我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很多人说我早就读你的书了,一问就是中学的时候读过我的文章,或者课本里的文章,所以我真的非常感谢,中学生课堂这是一个多么大的一个通道啊,我很多东西通过中学语文课进入了孩子们的视野,对他们发生影响。
有一次我到北京一所中学,有个男同学站起来说:周老师,你还活着啊?他说我以为你是民国时期的人物呢,因为课本里面老出现的人恐怕就应该是一个古人了吧?当时我非常快乐,也非常惭愧地向他道歉:“因为我还活着”。
所以我就有一个问题:像这样一种测试方式对不对?
有一回,我朋友上初中的小孩,拿出一份考卷,是我的一篇文章《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他说,周伯伯你自己做做看,我就做了。
做完了以后他按照标准答案给我打分,我得了69分。他特高兴,因为他得了71分,比我高。
所以我的文章被选作语文考卷,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直接观察现在的语文教学,去思考这个问题。
语文课的使命
一是母语训练,二是培养人文素质
上语文课到底是为了什么?语文课的使命是什么?我觉得是两个。
一个就是母语训练。
对中国人来说,用母语来听说读写,这种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爱母语就是爱国。
因为母语实际上是一个民族的最重要的精神纽带,也可以说母语就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特征。如果一个民族的语言消亡了,这个民族就不存在了。
中国的文化传统就保存在母语里、文字里,现在我们开放了,很多孩子以后可能不一定在中国生活,但是我想只要你在母语训练上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到天涯海角你都是有根的。
但是如果母语方面是空白的话,或者是基础很差的话,那你将来就不知道自己什么样,你就觉得自己没有定位,所以我觉得语文教学不光是一个技巧的问题,一个对付我们现在学习的问题,它就是培养一个文化上有根的人。
另一方面是人文素质的培养。
从学习的内容来说,除了听说读写,还有两种能力:一个是感受能力,即心灵的感受能力;还有一个是思,即独立思考的能力。
心灵的感受能力和头脑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两种素质就是人文素质,这两种能力好的话,人文素质就会提高。所以“听说读写”背后的就是“感”和“思”。 其实母语训练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两者是分不开的,而且共同的途径都是通过阅读和写作来培养。
我想要强调的就是要正确的“读”和正确的“写”。
什么是正确的读?现在语文教学的那些试卷,我觉得有的定位错了,把语文定位为一门知识,语文绝对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其实是能力。
你看那些语文考卷基本上就是考两类东西,一个就是语法修辞,比如论证方法,我看了这些卷子之后才知道有这么多的论证方法,对比论证、正反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这都是在我的文章卷子里面出现的。
说实话,我写这些文章的时候,哪里想到这些论证啊?所以像这种这方面的知识要不要?要,可以默默地领会,没有一个人是靠这些知识写出好文章来的,写出好文章的人不一定能说出这些知识来,但是这些知识是融化在一个人的本能里。
另外就是考课文归结知识的问题。从内容上来说,归结为某些知识要点,什么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哪个句子背后什么含义……当把语文归结为知识的时候,实际上是缩小了语文的概念。
一篇好课文真正的含义要比这些知识大得多,而且如果这些知识都是有标准答案的,实际上就会逼迫学生去猜那个标准答案是什么,结果是阻碍了理解,不是推动了理解。
真正的理解应该是什么样子呢?我认为,真正去阅读一篇好文章的时候,是一个理解的过程,文章本身它有一个含义,但这个含义一开始是不知道的,不清楚的,朦胧的,绝对不是可以写成几条是什么什么,规定下来的。
另一方面,阅读的时候,也不是一片空白的。我们生活过、阅读过很多东西,心灵里面是有积累的,是带着这些积累去阅读的,如果你心里面是一片空白,什么都读不懂。所以,一个真实的理解过程,就是心灵的积累和文本的含义互相作用的过程。文本越丰富、心灵的积累越丰富,你理解越丰富,这个理解越成功。这是我对阅读的理解。
有的人说了,怎么考试啊?又不能标准答案,又不能强调知识,那怎么考试?我是主张写读后感、写书评,这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水平来。
怎么样才算正确的写作?
第一,诚实。
第二,准确。
第三,简练。
什么叫诚实?就是说写的时候要写你真正感受到的东西,不要编造。
但是现在经常发生这个问题,作文题目学生完全是没有经历过的,是没有感觉的。你一定让他写,只能编造了。经常还有一个要求,题目下面哪些要点必须要写出来。我很奇怪,哪怕面对一个共同的题目,每个人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怎么会有共同的要点呢?
第二要准确,一个人写自己真情实感的时候,一定会去找那个准确的词汇和方式来表达。
我反对要写得优美什么的,让学生积累了很多好句好词,写作时把这些东西给用上。这等于是让他造假,没有体现真实的东西,而且千篇一律。真情实感用准确的文字表达的话,一定是独特的。
另外要简练,少废话,因为一旦有废话的话,属于你没有感受到的东西。写作过程体现的是一个人真实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正确表达的能力。
最后我特别想强调一下阅读。
中学时期阅读是非常重要的,绝对不要限于课内,应该大量的课外读物。
青春期是一个人一辈子读书的习惯和品位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关键时期。精神成长需要营养,营养从哪里来?就是来自书本里面。
精神成长需要环境,通过阅读,你不光是生活在自己周围小世界里面,你是生活在整个人类大世界里面,所有精神成长就是加入到人类精神生活的传统里面,去进行思考、进行感受,你就会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
一位上海老师给学生的2017年书单
文/王召强
开学之初,我给学生做过一个名为“为什么读经典”的指导讲座,讲了经典阅读的理论知识,基本上照搬了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书中的“绪论”部分。
但是卡尔维诺在书中论及的有些作家和作品,我没有读过,因此我在讲座中把例子都换成了我自己读过的一些经典作品,只要大体上能够说明他对经典作品的定义就好。
这些作品大体上是:
沈从文的《边城》
余华的《活着》
卡夫卡的《变形记》
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
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短篇小说集)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博尔赫斯的《交叉小径的花园》
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卡尔维诺的《我们的祖先》
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
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
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君特•格拉斯的《猫与鼠》
选择的标准很简单,就是适合于中学生阅读的“好看”的现代小说经典。
我对《悲惨世界》《安娜•卡列尼娜》这种古典小说并没有什么偏见,事实上也颇为喜欢,只是觉得,二十世纪的现代文学对于现在的中学生而言,可能更容易亲近一些。而像《尤利西斯》《追忆似水年华》这样的鸿篇巨著,读起来实在太艰涩了。
我推荐给学生阅读的第一本书是沈从文的《边城》,一则比较短,,再则,沪教版的高一语文教材中有它的两个选段,阅读整本《边城》,就变得名正言顺起来。
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读后的创意写作小练习,就是模仿沈从文的《湘行书简》,以书信的形式续写《边城》。
首先模拟翠翠的身份,给出走的傩送写一封信,交代爷爷去世前后的心路历程,然后模拟傩送的身份,给翠翠写一封回信,交代自己出走前后的心路历程。每封信1000字左右,要求学生把原著中所有的叙事线索都收拢起来,给读者一个比较明确的结尾。
第二本书是《活着》,在长篇小说中,余华的《活着》算是短小精悍的了,只有十万字左右,学生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读完。不过从创意写作的角度来讲,这是一部很失败的作品。只要把这部小说跟芦苇编剧的电影放在一起一对照,高下立判。
我就引导学生在这两种文本的比较阅读中,总结归纳出创意写作的得失。比如全知视角和限制视角的运用,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的形象塑造,重大历史题材的反映与主题的把握,等等。
这次我布置的写作练习是纪实性文学作品的写作——书写家族史,让学生采访自己的祖辈和父辈,了解自己的家族在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中的际遇,或以自己的口吻复述,或以当事人的口吻口述下来,撰写一篇不少于3000字左右的文章。
这两次探索都比较顺利,我觉得我们师生都可以挑战一下自己了。于是就选择了一篇乔治•奥威尔的反极权主义经典——《一九八四》。
创意写作的题目倒是很容易出的,把1984再向前推进100年,写一篇名为《2084》的科幻小说就可以了,不过在故事情节和主题上要跟《一九八四》有所关联。
想要从创意写作的角度解读《一九八四》,就比较困难了。在备课过程中,我发现西方学者对乔治•奥威尔的想象力是不敢恭维的,因为他在小说中对大洋国的种种描述,诸如老大哥、思想警察、真理部、双重思想等,都太写实了。
作为一部科幻小说,唯一的高科技就是电幕。所以我选择的教学重点就变成了探究这部小说究竟影射了哪些史实,这根乔治•奥威尔所信奉的民主社会主义究竟有何区别,并由此挖掘这部小说蕴含的哲学意义。
翻过《一九八四》这座山,我就知道,《百年孤独》《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种小说就都可以勇于尝试了。
不过接下来我想修整一下,选择的是两篇短篇小说——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和《竹林中》,套路还是跟阅读《活着》时一样,跟黑泽明的电影文本进行比较,探究这两种各具千秋的文本的艺术特色。
这次我布置的写作练习是写一篇推理小说,不必模仿《竹林中》这种多重叙述的技巧,但要写出悬疑色彩,并要凸显出“救赎”的主题,可以取材于近年来俯拾皆是的重大案件,诸如聂树斌案、佘祥林案、余欢案、江歌案等。风格上可以借鉴福尔摩斯、名侦探柯南、法医秦明等。
最后,我选择的是《论语》,以《史记•孔子世家》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为主线,对照司马迁所取材的《论语》《左传》等材料,做一个“笺证”,给学生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孔子形象及其时代风貌。由此再来重读《论语》,就容易多了。
写作练习就以“故事新编”为题,选取孔子周游列国中的一个历史场景,加以改编,赋予它全新的时代内涵。
像《论语》这样的国学经典,我认为可以让学生每个学期精读一本,这样高中三年下来就可以读六本国学经典。
前几年黄玉峰老师找我协助他设计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传统文化基础教材的时候,我们选取的五本书是《论语》《孟子》《学庸》《庄子》和《老子》,现在让我重新加以选择的话,我想可以选择这六本:
《论语》《孟子》《庄子•内七篇》《老子》《史记》和《红楼梦》
刘再复先生曾经提出过一个“新六经”的说法,给我带来很多的启发,他选取的六本书分别是《山海经》《道德经》《南华经》《六祖坛经》《金刚经》和《红楼梦》。他是受台湾中央大学之邀担任客座教授时提出这种“返回古典”的主张的。
他把《红楼梦》力捧到“文学圣经”的高度,跟白先勇先生在《细说红楼梦》一书中将《红楼梦》推崇到“天下第一书”不谋而合。据我在学生中简单的调查发现,中学生读完《红楼梦》的人寥寥无几,由此可见,在中学生中推广阅读《红楼梦》的重要性,所以我把它列在我推荐的“国学六书”之中。
这就是我2017年下半年在整本书阅读上的教学探索,还很不成熟,个中甘苦,惟吾自知。
“新校长传媒”投稿邮箱:2594889720@qq.com
期待您的精彩分享
▼
来源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
(ID:ce30ce)
责编 丨邹雪平
推荐阅读
点击关键词,阅读更多“头条”内容
/ 2018蒲公英大学核心通识课程 /
点击下图,一键获取 ▼
/ 影响孩子一生的生活美学丛书 /
点击图片,了解盒子详情 ▼
点击"阅读原文" ,一键订购